位置:盘查查 > 金融资讯

中国核电2024年归母净利润超87亿元 市场认可度再上新台阶

安娜 2025-04-29

新华财经北京4月29日电(记者安娜)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29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2.72亿元,利润总额225.64亿元,归母净利润87.77亿元,资产负债率压降至68.27%,净资产收益率9.44%。报告期内,公司相继进入“上证50”和“富时中国50”指数,获得国内外专业投资者的进一步认可。

核电业务稳健运行 发电量稳步上升

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核电累计商运发电量216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9%;上网电量为2039.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8%。

“2025年,公司全年发电量目标为2370亿千瓦时,其中核电计划发电量为1954亿千瓦时,新能源计划发电量为416亿千瓦时。”中国核电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核电业务安全当先,稳健运行。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中国核电控股商运核电机组共计25台,总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全年核电机组发电量1831.22亿千瓦时;2024年全年在运机组非停率为0.04次/堆年(全年1次),全年22台机组WANO(世界核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满分,平均分达到99.13分,达到历史最优,设备可靠性指标达到97.68分。

2024年,中国核电获得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三台核电项目核准;年内有序实现漳州3号、4号机组、徐大堡2号机组FCD;田湾8号机组、徐大堡4号机组、三门3号机组完成反应堆厂房穹顶吊装转入安装阶段;漳州2号机组启动冷态功能试验转入调试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核电非核清洁能源开发也不断取得突破。年报显示,2024年,中国核电新能源机组发电量为332.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21%。其中,光伏发电量18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81%,风力发电量151.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02%。同期,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32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07%。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月1日,中国核电控股投资的漳州能源1号核电机组投入商运。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控股商运核电机组共计26台,总装机容量2496.2万千瓦,公司控股核电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9台,装机容量2185.9万千瓦,非核清洁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3069.16万千瓦,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为2025年发电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公司2025年一季度累计发电59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3%。

2025年4月27日,公司控股三门核电5、6号“华龙一号”机组获得核准,公司控股核电机组达到45台,总装机容量达到4682.1万千瓦。

“核电对实现双碳目标和清洁能源转型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已连续三年核准超两位数的核电机组,核电复苏强劲,公司未来几年将迎来机组投运高峰。”中国核电有关负责人表示。

加速布局战略新兴产业 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

在核电业务安全稳健运营、新能源发电业务高效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核电积极落子战略新兴产业。

报告期内,秦山核电商用碳-14实现大批量国产化生产,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镥-177医用同位素成功试生产

碳-14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和科研价值,主要应用包括幽门螺杆菌检测、药代动力学研究、β射线环境监测系统等。

此前,我国碳-14仅仅在实验堆上生产过几个居里。中国核电这一突破,彻底破解了国内碳-14同位素依赖进口的难题,为国内同位素应用产业与核医疗相关产业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2月,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也同步出堆,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批量化在线辐照生产短半衰期同位素的关键技术,一举打破我国关键医用同位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镥-177作为肿瘤精准诊疗领域的“明星”医用同位素,可以通过与靶向药物相结合实现精准杀伤肿瘤细胞,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多种癌症的靶向治疗,治疗效果好、副作用低,在医学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5年3月,中国核电发布《关于对外投资的提示性公告》称,拟以增资方式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增资金额预计为10亿元。公司此举旨在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发展要求,落实核能“三步走”战略,推动聚变产业发展,体现出中国核电在推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和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中的使命担当。此举亦是公司对核聚变能源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为未来聚变堆商业化应用打下基础。

在新能源领域,近期,经全球权威检测机构TüV认证,中国核电旗下中核光电采用低成本材料、量产工艺制备的1.2×0.65平方米刚性单结钙钛矿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STC)下认证效率19.7%(正扫19.42%、反扫19.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中长期资本加盟助力 公司治理水平再上台阶

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从九个方面对央企上市公司进行了详细指引,包括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全面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公司治理相关要求。

据中国核电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在各条线业务蓬勃发展,业绩向好的基础上,中国核电近年来公司治理水平亦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修订完善公司《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明确对经理层各类授权事项及决策流程和执行要求,通过组织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将所有相关事项纳入督办系统跟踪等举措,有效保障董事会授权事项决策科学,执行到位。

另一方面,统筹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完成业务架构、流程架构、指标体系、标准信息系统、标准机构、品牌文化以及管理体系重塑等30余项主线工作,形成各单位“同向、共赢、合力”的良好局面。

报告期内,中国核电市值实现逆势增长,2024年底公司市值达1969亿元,同比增加593亿元,年内涨幅达43%。同时,中国核电成功进入“上证50”和“富时中国50”指数,连续3年信息披露工作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A级评价。

2025年初,中国核电140亿元定增完成,除控股股东中核集团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出资近120亿元认购股份。

近期中国核电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股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新投资有限公司提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该候选人通过股东大会选举后,将参与中国核电董事会决策,此举是中长期资本以更积极多元的方式参与企业治理、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实践,也是中国核电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

“在中长期资本的加盟助力下,中国核电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探索加强与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引导社会资本对公司形成合理预期,向内集聚资本市场资源要素,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核电有关负责人说。

展望未来,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国核电将围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科技创新力、产业控制力、安全支撑力,实现由核电生产企业向清洁能源生产与服务企业的跨越。

编辑:张瑶

QQ群

扫码进群

标签:

相关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