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盘查查 > 金融资讯

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披露融资金额超200亿元

杜康 2025-04-24

新华财经上海4月24日电(记者 杜康)创业邦旗下睿兽分析于近日发布《2025中国商业航天创新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数量和披露融资金额均为历史新高。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三个细分领域持较高热度,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

太空经济中,以低轨星座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领域。随着美国Starlink星座强势崛起,俄罗斯、欧盟等国家纷纷出台相关卫星计划,如俄罗斯推出“Sphere”(球体)计划,欧盟推出Iris²(卫星弹性、互连和安全基础设施)计划,英国确认近地轨道连通性(C-LEO)计划。我国则推出了中国星网(GW)和千帆星座(G60)计划。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

从商业性来看,SpaceX的Starlink星座已盈利。根据报告,SpaceX与OneWeb公司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进度较快,具备了商业化应用的基础。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Starlink已累计发射8094颗卫星,2024年收入78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169%,活跃用户达到460万个。

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融资热度高。据睿兽分析统计,2017到2022年,我国商业航天一级市场融资事件稳步增长,2023年呈现小幅下降,2024年迅速升温,融资事件达138个,披露融资金额202.39亿元,均为历史新高。

目前,我国在轨卫星900多颗,我国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申请低轨卫星数量总数已达5.13万颗。报告称,随着中国星网(GW)和千帆星座(G60)等大规模建设,将释放出巨大的卫星发射需求,带动航天装备制造和卫星发射快速发展。未来,卫星制造效率的提升和发射成本的降低将成为竞争焦点。

从资金流向来看,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三个细分领域持较高热度,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根据报告,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新晋2家独角兽,分别是垣信卫星、微纳星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已经诞生12家独角兽。

从地域来看,我国商业航天企业主要聚集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几个城市。报告称,201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北京获得融资的商业航天企业最多,达到160家。上海、深圳、成都获得融资的商业航天企业均超30家。西安获得融资的商业航天企业在20家以上。

编辑:葛佳明

QQ群

扫码进群

标签:

相关推荐

随机推荐